close
陌生語言的樂音.jpg
       寫在前面:當天收到中時編輯部落格通知入選當週十大優格之一,然標章貼了一兩個禮拜就撤下,因為覺得主流媒體的肯定並非最重要的環節,持續寫下去才是對自我的要求與肯定。
中時推薦.JPG

       讀到一本好的小說是件快樂的事──尤其是在這颱風剛經過之後的悶熱盛夏──足以令人忘憂,《陌生語言的樂音》就是這樣一本書。

       故事始於敘述者的一個日常夜晚,有一個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已經構想了十年的小說,但他卻遲遲捉摸不定小說的第一章該如何敘述。接著便是小說的開頭,一樁離奇的車禍與第二組人物── 一對在火車上相遇的男女──鄧肯與喬萬娜,但這開頭的第一章卻又不斷在小說中反覆以不同的敘述方法出現,敘述者似乎怎麼也無法完成小說的第一章,心中因此充滿無力感。然後是第三組人物── 一位歷史學家與一位物理學家,及在他們身邊圍繞的女人──糾纏不清又猜疑不斷的情誼,開始於曖昧,而結束於悲劇,他們的故事同時也是小說的核心所在。

       情節其實並不複雜,但作者卻用了極為巧妙的形式來說故事,藉由書中某些不斷出現的篇章,試圖演繹生命的各種可能,以及不同選擇下的結果。

       閱讀過程中我不自覺地突然想起許多年前Gwyneth Paltrow的一部電影【雙面情人Sliding Doors】。只差一秒鐘,搭上地鐵或被拒於地鐵門外,其中兩種情況就能引發千百種的人生變化,甚至可以決定你未來一生的幸福與面向,真的只要一秒鐘。

       初讀之時,書中不斷重複出現的句子、段落、篇章、人物、場景,不斷考驗閱讀者的耐心,一直要等到你耐住性子往下讀,你才會發現,這些一再的重複並不全然是無意義的,反而如同巴哈的<郭德堡變奏曲>一般對稱、平衡且協調。

       寫到這裡要先岔出來說一說巴哈的<郭德堡變奏曲>:有一個叫凱澤林的貴族為失眠所苦。每當失眠他就會請他的大鍵琴手郭德堡在隔壁房間彈奏一些具安撫作用的音樂。為了這個目的,郭德堡委託巴哈作一首曲子,其結果是把<郭德堡變奏曲>這部長篇巨製(比<迪里亞變奏曲>還要長)製作成純粹、謹嚴和抽象的音樂。
   
       貝多芬把主題用作一系列變化的基礎──所以曲子的結論部分與起始部分天差地遠。但在巴哈,主題卻從未逸失過──在三十段變奏中,它的低音線條始終存在,毫無改動,直到最後主題重返,全曲終了。(p.230)

       稍稍了解巴哈的<郭德堡變奏曲>之後,再繼續往下讀,你就會發現一切並非作者要挑戰讀者的耐心或毅力,而是向巴哈與郭德堡致敬的一種方式,也因此當你再面對相似的人名(喬安娜/喬萬娜,安妮/珍妮)、頭銜(好幾個人都是物理學家)、情節(那些一再反覆出現並相似的場景與情節),甚至敘述者、羅伯特的兒子、小說中的男主角都叫鄧肯,你也就不再疑惑,而能耐著性子讀下去。

      「變奏」是小說的技巧與形式,然而內容才是作者真正要表達的。書中參雜哲學的思辨、歷史的混亂、人性的背叛、政治迫害下的悲劇,以及人生的不確定。

       這幾天正好我也來到工作與生活的十字路口,心中覺得似乎怎麼選擇都不對。讀完之後,我釋然了,人生本來就是充滿了不斷的選擇,小到今天起床後要吃什麼早餐,大到是不是應該繼續活下去等等皆在此列。我們的人生也是由無數變奏的片段所組合而成的篇章,怎麼選似乎不再重要,因為不論怎麼選心中都仍會有一絲絲的遺憾與不確定感,重要的是如何擁有並保持走下去的勇氣。


在一家咖啡館裡,我再一次聽到
你的聲音──稀疏而節約的音符
人們不是說,你講希臘母語的時候
帶點英國腔嗎?

最短暫的交光互影:咖啡館裡四目遙遙相接
一個與我年齡相仿的男子:睡眼惺忪
可能剛從歡愉中醒來
我開啟了最無邪的交談。

我再一次看見那意象
久遠前的魚水之歡──
身體與身體無罪惡感的廝磨。
在回憶中,這情景要更甜美。
最無邪的交談:又一次,我表錯了情。
他離開了;歡愉的片刻幻滅──為了忘卻
這地方的骯髒,我重讀你的詩行;
稀疏而節約的音符。
許多年前,在一家希臘酒館裡,你找到了美。

看著你以細長、輕快之筆
圖畫那記憶中的意象、那時間的耐心人質時,
我又怎能忘記他,那個
你難忘懷的男孩,
或是那以陌生語言奏出的樂音
                             ~ (p.189-190)

《陌生語言的樂音》(Music,in a Foreign Language)
作者:Andrew Crumey‧譯者:梁永安
天培文化有限公司‧2004.03.10初版
─────────────────────────────────────────────────────
九三萬又要來感動一下了
這本我們天培文化書的書
真的是好看到了極點
真高興看到有人喜歡哪!!:)
Posted by 九三萬 at August 8,2005 20:16

寫的真好!
如沒記錯,你之前的版面好似不是這樣的?
經歷過大幅的變動?
真是個有心人。
Posted by Fran at August 12,2005 01:08

呵呵,彥子,
我想,可能難免,介紹同一本書會有一些技術性的困難,但是,這其實是還好的。
因為,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再者,即使人性有某些共通的面,因此有些感慨會類似,但,這也屬於應該;實在不好太在意。
再說,你寫的比我好多,真的不好因為時間早晚的問題,而感到困擾。
補充一下我對「抄襲」的看法:我記得有幾篇文我都有加註『開放修改的權利』,亦即,我一點都不介意從我的文上再加以發揮的作法,因此,像你的寫法這樣(獨立的篇章),那當然更沒問題了。
Posted by Fran at August 13,2005 09:1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lence12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