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Out Of Africa OST.jpg
       一段愛情可以記憶多久?你選擇以什麼樣的方式將它訴說?經過時間之河的淘洗,那些微妙的細節是否仍令你感動?

       如果要問喜愛電影的影迷們,80年代最令你印象深刻的一部愛情電影,那麼1985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遠離非洲】應該會是許多人脫口而出的答案。我也喜愛這部電影,但原因卻是因為本片倔強又堅毅的女主角佔較大的成分,當然「變色龍」梅莉‧史翠普的演繹亦是功不可沒。


       因為利益交換而結合的凱倫與波爾在婚後決定到非洲經營農場,生長於丹麥的凱倫在初到非洲之時自然感到不適應,而她開放強勢的作風亦令當時保守的英國人感冒,她所攜帶到非洲的水晶、瓷器與眾多收藏更叫當地土著嘖嘖稱奇。然而她並非溫室裏的花朵,在短暫的時間裏,她親自開墾土地並學習種植咖啡,與當地土著交涉,甚至進行探險,這一切都不假手於他人,丈夫果然形同虛設。然而女子畢竟多情,主動提出結婚要求的凱倫還是慢慢愛上了波爾,兩人也有一段短暫的甜蜜時光。只是天性愛好自由的波爾經常離家,獨留孤單的凱倫一人望穿秋水盼君歸。

       丹尼斯是位探險家兼嚮導,在凱倫初到非洲之時即有過一面之緣,波爾離家的時候,與好友班克利前來拜訪。擁有天馬行空般想像力的凱倫在晚宴後發揮她如一千零一夜的說故事能力,讓丹尼斯與班克利留下深刻印象。但即使擁有絕佳的想像力與優異的口條,這並不能幫助他保住男人。被風流成性的波爾傳染梅毒的凱倫,返回丹麥療養一段時日之後再度回到非洲,與波爾的感情也變了樣,在凱倫不願再委曲求全的要求下波爾搬離農莊到市區居住。

       丹尼斯此時慢慢介入她的生活,探訪、送禮物、帶領凱倫探險,一切雖是出自友誼的無心之舉,但原本就互相欣賞的兩人也漸漸情愫暗生。隨著時間過去,兩人愈愛愈深,只是丹尼斯不願承諾,凱倫卻只要他一個承諾,同樣倔強的兩人也慢慢有了爭吵。

       一場大火燒去凱倫苦心經營的成果,無力償還銀行貸款的凱倫在感到萬念俱灰並且拒絕丹尼斯的幫助之後選擇返回丹麥。就在離開非洲的前夕,波爾卻帶來丹尼斯於一場墜機意外中喪生的消息... ...


       似乎愈是獨立堅強的女子,命運愈是多舛,至少凱倫就是如此。她的獨特藉著片中許多橋段表露無疑,例如:在毫無地理方向概念的情況下,不顧危險穿越大陸攜帶補給品給在前方打仗的丈夫,當她滿臉污塵一頭亂髮的出現在前線時,一幫男人也只能傻了眼半句話說不出來;農莊被燒燬之後,在眾目睽睽中放下自尊向新來的總督下跪求情,只因要替為她工作的土著爭一片居住之地。然而也正因她這一份不讓鬚眉的獨特,在最後獲得所有人的尊敬與認同。即將離開非洲的凱倫,在等待火車的時候受邀進入一向拒絕女賓的俱樂部,所有男士向她致意敬她一杯酒,對比剛到非洲就誤闖俱樂部而被趕出去的難堪時刻是多麼強烈的反差。

      當然愛情的部分是比重較高的。丹尼斯在帶著凱倫探險的途中見她頭髮因風沙糾結,因而在溪邊為她洗髮的柔情,任誰都要融化,也種下愛情之路的種子;駕著飛機(其實應該不能說是飛機只是我忘了是啥名詞)帶領凱倫飛越非洲大陸的一段更成影史經典。1996年的最佳影片【英倫情人】同樣也有類似的兩段橋段,只是表現手法大異其趣。

       大導薛尼‧波拉克集眾多電影元素於一片,打造出這部歷久不衰的名片,雖然電影過度冗長,枝枝葉葉太多,仍無損它的藝術成就。優美如畫的攝影,讓我們見識到非洲大陸的壯闊美景(雖然有人批評這部電影有過度美化與窄化之嫌)。約翰‧貝瑞的配樂已是經典之作,與【火戰車】、【似曾相識】、【大白鯊】、【外星人ET】一樣,每當旋律響起,我們就會說:「啊,我知道,這是○○○○... ...」,心也跟著回到電影的劇情中。與勞勃‧狄尼諾同被譽為「美國80年代最佳男女演員」的梅莉‧史翠普則再度展現她精湛的演技及獨步影壇變化口音自如的本領,一口丹麥腔英文叫丹麥人亦為之驚嘆。當凱倫於丹尼斯的葬禮中朗誦一段悲傷詩歌,我們也跟著落下淚來。

       改編自丹麥女作家以撒‧丹森的同名自傳小說,【遠離非洲】讓我們知道關於愛情的回憶可以沉重如許,亦美麗如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lence12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